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華夏學子說”活動啟動

中國僑網12月9日電 據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護航計劃微信公眾號消息,為讓更多中小學生、海外留學生、華僑華人子女了解自己的祖國和家鄉,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主辦的護航計劃——“華夏學子說”公益活動12月3日在京啟動。
活動通過短視頻征集方式,以“愛家鄉、知中國、看世界”為主題,號召青少年用外語深入介紹家鄉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講述中國故事,提高中華文化表達力。
活動將篩選優秀作品進行集中展示宣傳,引導中小學生、海外留學生、華僑華人子女、國際友人對中國有更深入、直觀的了解。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理事張玲媛在致辭中提到,自1981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以來,已走過了近40年的發展歷程,凝聚了社會各界的愛心力量,先后實施了“春蕾計劃”、“安康計劃”、“Hello小孩”等一系列公益項目。
2017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啟動實施“護航計劃”公益項目,引導包括海外留學生在內的新時代少年學子,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成為有堅定理想信念、深植愛國主義、兼具中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時代新人。
“護航計劃”公益項目貫穿學生出國前的文化護航、出國后的安全護航、服務護航、以及學成歸國后就業的人才護航這一主線,搭建海內外青年人才交流互助平臺,培養能與世界接軌、世界對話的國際人才。
護航計劃——“華夏學子說”項目執行負責人、“希望之星暨希語盛典”出品人趙音奇就護航計劃——“華夏學子說”項目進行了詳盡的介紹。他表示將全力推動護航計劃——“華夏學子說”項目各項工作順利實施,充分發揮“希望之星暨希語盛典”自身的優勢,憑借20余年沉淀的專業學術團隊以及近30省市的影響力,在眾多一流學府師資力量的支持下,為護航計劃——“華夏學子說”項目保駕護航,他也期待此次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深度合作幫助更多青少年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發出時代佳音。
活動過程中,“希望之星暨希語盛典”往屆十強選手唐賀強與護航計劃學長代表王越峰發表了主題為“遠行求學·我的故事”的演講,飽含真情的發言,贏得了現場領導與專家學者的熱烈掌聲。他們分享了國外求學生活中介紹自己祖國發展的經驗和體會,以及疫情期間在海外參與抗疫公益行動的實際經歷。
他們認為,留學生群體在中外人文交流中擔當著重要角色,在與國外老師、同學和朋友交往中,經常被問到中國的有關問題,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家鄉和祖國,才能準確講述中國故事,讓國際友人更好的認識自己,了解中國。

活動就“中國學子如何用藝術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這一議題進行了探討,由原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主持人楊銳主持,外交學院英語系教授武波等專家圍繞“文化知識儲備”、“家國情懷培養”、“國際化表達”三個維度進行了交流與分享。
國家開放大學國際語言文化教學部副教授崔松、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委員會委員邱耀德、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編審付蕾、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趙秦嶺等多位國內英語學術專家現場參會,其他省份代表也在線上參與了會議。
“護航計劃”公益項目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聯合有關單位共同推出,針對少年學子,特別是海外留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幫助他們學有所成、報效家國。主體內容包括安全護航、服務護航、文化護航、人才護航。通過護航計劃公益平臺,為出國留學的少年學子提供人身安全、教育、文化、醫療保障、法律服務、實習就業等公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