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商談傳承“張謇精神”:擔當時代責任 立志回報桑梓
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題:僑商談傳承“張謇精神”:擔當時代責任 立志回報桑梓
中新網記者 吳侃
“張謇是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我們僑商也應當傳承‘張謇精神’,常懷赤子之心,時刻將家鄉裝在心中,將社會責任扛在肩上?!敝袊鴥S商聯合會榮譽會長、富華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陳麗華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陳麗華表示,張謇在興辦實業的同時,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梓,幫助群眾。作為僑商,我們應當見賢思齊,把家國情懷作為一生的信仰和追求,把企業發展融入國家建設。
滿腔熱忱的愛國情懷
“愛國情懷是張謇一生的底色,學習張謇首先要學習他的愛國情懷?!钡逻~國際產業集團董事長、中國僑商聯合會監事長施乾平說,1894年張謇高中狀元,但面對甲午慘敗,他放棄功名仕途回鄉創辦紗廠,愛國、救國、報國是他一生的追求。
施乾平說,作為僑商,在國家有需要、社會有需求的關鍵時刻,始終責無旁貸?!敖衲昴瓿鯂鴥纫咔閲乐刂畷r,我帶領企業積極捐贈款物,同時迅速轉產口罩,助力防疫物資供應?!?/p>
“張謇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正大集團的創始人謝易初先生?!闭蠹瘓F副董事長薛增一說,1979年謝易初率正大集團投身中國經濟特區建設,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前景并不明朗,有的外資仍在觀望、猶豫,正大則成了中國大陸的“0001號”外商。
在薛增一看來,改革開放以來僑商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廣大僑商更應始終與祖(籍)國一道,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擔當。
奮發自強的實干精神
“實業報國是張謇一生的追求,他將南通建成‘中國近代第一城’,也推動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進程?!笔┣秸f,新時代的僑商也應當堅持實干興邦,努力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施乾平表示,德邁國際產業集團聚焦實體經濟,旗下的金恒豐科技集團深耕工業打印機細分市場21年,從仿造到超越再到領軍,靠的就是永不言敗的拼搏和實干精神。
在北京郊區的一個紫檀加工廠,無論嚴寒酷暑,年近八旬的陳麗華幾乎每天都會來到車間,觀摩指導工匠們工作?!拔以绯可习?,中午上班,下午上班,晚上還要加班,很累但是我樂此不疲?!标慃惾A說。
多年來,正是在這個加工廠,陳麗華帶領工人們仿制故宮原件文物,復原一件件木器文物,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她看來,實干就是幾十年如一日地傳承和發展“檀雕技藝”。
“希望年輕一代的僑商們也能苦干實干、拼搏創新,勇于攻堅克難,在成就自身事業的同時回報桑梓?!标慃惾A說。
傾資興學的社會責任
“張謇變賣實業甚至賣字籌款,傾其所有在南通地區創辦和帶動興辦了近400所學校,讀到這個故事時我深受感動?!扁<瘓F董事局主席王琳達表示,自己作為致力于民辦教育的僑商企業家,更應該以張謇為楷模。
王琳達告訴記者,怡海自1997年開始創辦幼兒園、小學、初高中,經過22年的發展,學生數量已由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現在的幾千人?!扒髧畯姰斚冉逃?,我們一直堅持為孩子們提供安穩的學習環境和優質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們在走出校門后,能夠實現人生價值,為社會貢獻力量?!?/p>
鑫橋聯合金融服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國僑商會常務副會長李然多年來也著力于捐資助學,“我們和清華大學法學院合作成立了王漢斌法學基金會,自2013年以來,已經為全國14所大學的500余名法學專業貧困生提供了獎學金?!?/p>
李然說,張謇以商養學,一生所獲財富皆為社會服務,作為新時代的僑界企業家,我們也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把從商的紅利捐作教育、慈善和地方公益經費,鼎力支持中國的社會公益事業。(完)